|
民事诉讼法部分实际上包括了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两个板块。从历年的真题来看,民事诉讼法试题,主要是根据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命制的,脱离法条完全从理论上命制的试题比较少。因此,作为复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要求,我希望大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。举证时限作为民事诉讼法的法律法规,要求考生们重视。$ o8 `# M+ t4 \) {$ K* K3 u, ~
) x5 h+ c8 p/ Y0 u, k' l8 k! n (1)举证时限的确定(证据规定33条):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法院认可;协商不成,法院指定,但不少于30日。
; [0 }) k2 @ L8 W; i0 z3 c" H U* ^2 `7 Q" h% J# b
(2)超期举证的后果:(证据规定34条)放弃提供证据的权利$ Q5 H* s9 p0 K# [: H
) ?5 J, D9 L& @ (3)举证时限的延长(36条)“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,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,经人民法院准许,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。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材料仍有困难的,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,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。”! i7 i+ ~5 I! Z0 c& v6 @
0 ?3 _( h& Z3 H; K T, j" r/ L- Z
交换证据( X, ~0 i0 x5 E ]. c7 W
- U/ j8 ?, X, Y9 S0 o$ o+ f
(1)37条:当事人申请交换证据或者法院决定交换证据/ g0 l+ X- J( Z- @% u6 P
% ~5 J' ?# s$ ^9 `" F! Z U (2)38条:交换证据的时间: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法院认可,也可以由法院指定。
5 d2 N( |% k+ [; _% v
% D1 \ z6 r. j/ B* _- a (3)39条:审判人员主持, q9 j) x& |" P! X5 s5 a
6 ^" t+ Q2 ?+ R7 |+ N3 \; Z# {
(4)40条:次数:一般不超过2次,但重大、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,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。 |
评分
-
1
查看全部评分
-
|